尊龙凯时

學校概況
大學簡介
字體 | | |

  尊龙凯时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在长达8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军工特色、行业特色。“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学校现有6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的新校区已经正式启用。 
  黨建和思政工作成效顯著。全面加強黨對學校各項工作的領導,以政治建設爲統領,全面加強空間、辦學、育人、治理、情感“五個環境建設”,持續優化頂層設計,不斷推進內部治理體系改革。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全面提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水平。連續多年獲評“首都精神文明單位”,並獲北京市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校提名獎。
  • 11019 全日制本科生(人)
  • 44 本科專業(個)
  • 14 國家一級專業(個)
  • 1065 現有專任教師(人)
  • 1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個)
  • 396 授權發明專利(項)

  人才培養特色鲜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1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91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8人,留学生137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入选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现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1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1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4种,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8种,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20套,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5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5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1个,北京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教学实验室1个,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2014年独立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202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中,尊龙凯时独立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与兄弟院校联合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起薪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師資力量較爲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065人,其中73%具有博士學位,63%具有高級職稱,擁有博士生導師53人,碩士生導師509人。學校擁有“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7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2人,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北京學者3人,入選“北京市人才項目”4人。長城學者5人,北京市屬高校拔尖創新人才4人,北京市優秀人才青年拔尖人才7人,北京市屬高校優秀青年人才17人,北京市屬高校青年拔尖人才45人,北京市青年英才19人,中青年骨幹88人,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4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8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3人,全國五一巾帼標兵1人,北京市師德榜樣、師德先鋒、優秀教育工作者等30人,北京市首都勞動獎章和首都教育先鋒先進個人11人,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4人,北京高校優秀本科實驗教學指導教師2人,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服務保障人員2人,北京高校優秀大學生學科競賽指導教師1人。

  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1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8個,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5個,“北京市戰略科技人才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人才青年拔尖團隊和市屬高校創新團隊13個,北京市優秀德育先進集體3個。

  学科实力持续增强,工科优势逐步凸现。学校已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精准对接国家与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市“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与“三城一区”建设需求,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学科实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拥有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参与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學科1个,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1个。

  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持续加强科學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2007至2009年,连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拥有省部级与行业重点科研機構32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學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校办科技产业资产总额超过9亿元。参股的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属高校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396项,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

  国际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与百余所国外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了本、硕、博全方位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设有经教育部批准的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共同举办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聘请了英国工程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等一批世界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担任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荣誉教授,联合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牵头成立先进光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 学校是首批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養与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学校国际交流学院设有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学生学位培养项目,为來華留學的国际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等,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當前,學校順應信息時代發展趨勢,堅持以政治建設爲統領,以“雙一流”建設爲導向,緊扣應用型大學辦學要求,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朝著建設信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大步邁進。

  

  

    (數據截至2024年1月10日)

sitemap网站地图